▲國立台灣大學是台灣第一學府。攝影/陳亭瑜
高教擴張後 在天秤擺盪的大學
九〇年代的教改,是台灣教育史的轉捩點。當時社會風氣逐漸開放,改革教育體制也成為全民熱烈討論的議題,政府實施教改的理念無非是希望教育能夠回歸本質,讓學生能夠「快樂學習」,並且每一位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都可以立足在同樣的起跑點。
民國83年四一〇教改行動聯盟提出「廣設高中、大學」的口號,85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也予以呼應,於是台灣的高等教育開始擴張。教育改革的內容除了增加學校數量,也囊括教育相關法條、教材、師資、財政等繁複的面向。大學數量自民國79年的53所,至今106年成長為129所,其中包含公立及私立大學,但獨立學院、專科學校等不列入計算,使得台灣的大學密度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。
廣設大學後,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,但在近年少子化的衝擊下,要如何平衡教育品質與學校營收,成了學校經營者的一大煩惱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(以下簡稱為「高教司」)以書面回覆說明,國立大學實施校務基金制度後,預算的編列分為政府循預算程序之撥款(公務預算)以及自籌收入(含學雜費、產學合作、受贈等項目)兩大類;私立大學則因屬於私人興學,故其預算及經費皆應由各校自行籌措,並依《私立學校法》規定,各校每年預算書經董事會通過後,需報教育部備查。
依照我國目前租稅制度(稅制18.4%)以及財政能力,高等教育的學費需由政府、學校和受教者共同負擔,但公、私立學校能從政府中得到的補助相差距大,以國立陽明大學105學年度為例,學生學雜費僅占學校總收入的10.26%,其為國立大學最低者,而私校中最高真理大學學雜費占學校總收入的77.63%,這也說明為何私立大學的學雜費會此昂貴。
▲民國76年至105年大學數量。 (資料來源:教育部統計處) 製圖/黎宣佑
專家怎麼說?
▲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
政策研究中心主任
曾大千
除此之外,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
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大千認為,大學雖以公
立及私立區分,但其實台灣沒有真正的私
立大學,因為政府對於私立大學的運作仍
多有介入。曾大千說明,學校經營有很大
部分是仰賴政府的補助經費,矛盾的是,
政府認為私立學校應自行籌措辦學經費,
卻又以每年通過校務評鑑即可向政府爭取
經費的手段影響各校經營。然而,此經費
屬於「競爭型經費」,並非每所學校都可
獲得。
根據曾大千的研究,教育部會藉由校務評鑑裡的評分指標來核發經費,造成原本就因名次位於前段的大學,因其招收的學生本來就具備較佳的經濟或知識條件,表現好自然能成就學校評鑑的佳績。反觀後段的學校,原本資源就匱乏,學校若未能爭取到政府的經費,自然會擴大資源分配差距的影響。
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
林子斌
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林子
斌則表示,目前政府對於大學的定位並
不明確,政府對於高等教育擴張無完善
配套,也缺乏一個基準。
例如,究竟是要讓大學成為公共財還是
市場化?以及若念大學是勢在必行,要
如何達到社會公平得以讓資源平均分
配,至目前為止仍未定調。
▲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成員
謝毅弘
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成員謝毅弘指出,大
學普及化之後,社會普遍會把大學視為
國民教育,大學學歷變成找工作的必須
條件,但卻不是所有人都負擔得起讀大
學的費用,再加上不斷有數所學校紛紛
向政府提出調漲學費的申請,對學生來
說無疑是雪上加霜,必須在出社會前就
背負高額的就學貸款。
意見反饋
你有什麼想法嗎?
歡迎留投稿!